湘潭市湘江防洪大堤成為當地風光帶。
多水的湖南,也是多情的湖南。
展閱改革開放40年的湖南治水畫卷,江河安瀾的背后,是我省干部群眾不忘初心、久久為功的治水情懷。
以水庫建設、防洪工程、水利建管體制改革為重點,我省不斷筑牢水安全屏障。
顆顆明珠綴三湘
我省現有大小水庫14121座,約占全國水庫總數的1/7,是全國水庫數量最多的省份。改革開放以來,我省共建成各類水庫2449座,總庫容達355.442億立方米,占已建成庫容的67%。湘、資、沅、澧四水干流及支流上的東江、涔天河、五強溪、江埡、皂市、白云、洮水等一批控制性骨干工程相繼建成,已建成的47座大型水庫有近8成是改革開放后建成的,增強了四水干支流調控能力。
在庫容大幅增加的同時,大量技術復雜、獨具特色、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水庫大壩涌現。庫容最大、壩體最高的水庫——東江水庫,最高的碾壓混凝土壩水庫——江埡水庫,裝機最大的水電站——五強溪水電站,最先采用面板堆石壩的大型水庫——株樹橋水庫,最高的面板堆石壩水庫——白云水庫,好似給三湘大地鑲嵌上了一顆顆明珠。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巨筆擘畫了172項重大水利工程,我省涔天河水庫擴建工程、涔天河灌區工程、莽山水庫、毛俊水庫、犬木塘水庫等13項工程位列其中。
目前,田間高效節水灌溉工程1項已完工,洞庭湖治理、涔天河水庫擴建工程、涔天河灌區工程、莽山水庫、毛俊水庫、黃蓋湖防洪治理等9項已開工建設,犬木塘水庫等工程前期工作正穩步推進。
自1998年國家啟動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以來,我省共有13045座水庫列入國家病險水庫除險加固規劃,全省已完成除險加固的水庫共計使用中央和省級資金182.98億元。
除險加固后的水庫,防洪、灌溉和供水效益明顯提升。防洪方面,我省經過除險加固后的水庫累計增加防洪庫容27.72億立方米,在2016年、2017年汛期中,盡管暴雨和洪水不斷,但我省未潰一庫一壩,調蓄了大量洪水,為當地人民提供了水安全保障。灌溉方面,新增或恢復興利庫容51.9億立方米,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積276.19萬畝。1573269157425514
巍巍長堤護城鄉
此前,我省大部分城市處于未設防或半設防狀態,抵御洪澇災害的能力偏低,遇較大洪水就受淹。1994年湘江流域發生特大洪水,湘江干流中下游的衡陽、株洲、湘潭等地全面告急,不少堤垸漫潰,造成經濟損失82.1億元,受災面積774.5萬畝,死亡人數357人。
1998年長江流域特大洪水以后,我省加快了防洪工程建設。通過利用日元貸款、亞行貸款、世行貸款等國際資金,以及四水國債及地方自籌資金,我省對湘、資、沅、澧四水110個項目區近1200公里堤防進行了治理。2013年,我省新編制了湘、資、沅、澧四水及溆水、渫水重要河段治理可行性研究報告,將126個縣市區近1400公里堤防納入該規劃,目前該規劃已完成近50%的治理任務。
2015年,省人民政府針對我省縣級以上城市防洪能力仍然薄弱的問題,提出了加快城市防洪工程建設的要求,制定了“根據項目輕重緩急、分批逐年實施,確?!荒瓿跻姵尚?,三年大見成效,五年基本完成’”的目標。各地結合本地區實際,積極推進城市防洪建設,取得了較大成效:麻陽舉全縣之力推進城市防洪建設,累計投入5.95億元,預計2019年汛前縣城3個防洪保護圈閉合達標,長沙市政府落實建設資金7.26億元投入湘江東岸防洪大堤加高加固工程,預計2019年4月可以形成防洪能力。
多年的接力建設,在我省湘、資、沅、澧四水干支流大堤上筑起了一道道堅固的防洪屏障。據《2017湖南水利統計年鑒》,我省已建成堤防長度20001.66公里。我省285個城市防洪保護圈已有152個實現閉合,較2015年以來新增閉合保護圈101個。20191107081641_69598
建管并重夯基石
“三分建設、七分管理”,管理出效益。省水利廳提出,建設是一時的,而管理無窮期,只有扎扎實實加強管理維護,才能確保水利工程長久發揮效益。改革開放后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體制迎來了改革發展的機遇期,大量新型建設管理模式得以實踐,有力保障了隨之而來的大規模水利建設。
創新建設管理模式。按照建設權與監督權“兩權分離”的要求,在中小型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設中推行集中建設管理模式,在大中型水利項目積極推進試點總承包制、代建制、項目法人招標等新型建設管理模式。全國首個BOT模式水利工程項目——洮水水庫工程、全國首個開工的PPP模式重大水利工程——莽山水庫工程均在我省誕生。
規范水利建設市場。一是推行電子化招標投標。2015年12月,省水利廳建成并投入運行全省首個招標、投標、開標、評標全流程電子化招標投標系統。目前,我省使用了中央和省級資金的水利工程項目招標已全部采用電子化招標投標,有效遏制圍標、串標等現象。二是推進信用體系建設。2012年,省水利廳開發建設了湖南省水利建設市場信用信息平臺,并推行紅黑名單管理制度,建立守信激勵、失信懲戒機制。
深化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落實中小水利工程管護主體和管理責任,不斷完善基層水利服務體系。
目前,全省大中型水利工程管理機構定編定員工作基本完成,并落實了“兩費”(工程管養經費、管理人員經費)。2016年起,省水利廳啟動大中型水庫大壩安全運行管理“三年行動計劃”,開發建設了“湖南省水庫大壩安全信息管理系統”,實現在線監督、信息查詢和巡檢考核于一體,顯著提升了水庫安全運行管理能力。而小型水利工程點多面廣,情況不一,管理難度很大。省水利廳要求,每座小型水庫必須落實“三個責任人”和“三個重點環節”,即落實行政責任人、技術責任人、巡查責任人,完善水庫水情雨情監測預報措施,完善水庫調度運用方案,完善防汛(安全)應急預案。正是由于管護到位,在近兩年防汛抗災中,各類水庫均安然度汛。
水利建設管理的湖南實踐,寫在豐收的三湘大地上,鐫刻在受益群眾的心底里。
標簽:鋼制拍門 鋼制拍門廠家 玻璃鋼拍門
鏈接:www.noukosoku.com